2021年7月14日 星期三

110.7.14 三歲兒童雖懂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在弘明,弟子規的經文是早在幼稚園小班就能朗朗上口的。但是對於一位高中的學生而言,能力行最好,但至少也要自省。誠心謝謝學務雷主任今天的分享、提醒。

 巧宜: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我覺得這一段弟子規讓我最有感。因為在家裡的時間越長,所以我和家人相處的時間也越多。要時常把父母放在心上,說的話、做的事,都是在述說他們對我的愛,或許有一點囉嗦,或許有一點嚴厲,但是最不能被忽視的就是本質,就是愛我們的那份心意。

昱宸:弟子規裡面我對於……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比較有一點感觸。因為現在我學習的才藝讀書很多,國文英文物理化學……口琴剪輯籃球音樂……,但是在於平時的身體力行德行上,卻趕不上我所學的知識,自然也容易以管虧天以釐測海,容易有自傲的感覺。

庭瑄:我覺得要做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小時候常常爸媽吩咐我做事情,我卻會一拖再拖,不然就是懶惰去做。但是現在,每當媽媽要我洗碗或曬衣服,我就會提醒自己,要應勿緩,要行勿懶,這樣讓我對自己更有要求,也有了警惕的效果。弟子規裡面的每條都是做人的準則,爸爸也教我,如果遇到需要抉擇時,也要記得用弟子規去權衡。

茄瑄:從小媽媽都會帶我們念弟子規,還會讓我們去上佛堂的讀經班,小時候不懂事,總是不想念,也不想去讀經班,去讀經班的時候一直哭,所以只去過幾次而已,但漸漸長大,也待過外面學校,我上過的學校都有宣揚弟子規,像國小時,早上有讀經課,會請愛心媽媽來學校待我們念經,聽我們背經,國中一年級時,在台中的學校上課,校長在致詞時也常常會引用弟子規裡的話。弟子規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有一次姊姊偷偷帶我去同學家,沒跟阿嬤和爸媽說,結果我們回來的時候阿嬤和爸媽都站在門口,他們既擔心有生氣,爸爸還叫我們跪在奶奶前,跟奶奶道歉,自從那次,只要看到弟子規這句,就會想到這件事。

柏瑜:從小在弘明長大,經歷了不少事,還是覺得只有一句話可以形容,就是,很多事情並不是你想像的那樣,經歷過後才會知道。以前當然會覺得學校管很多很煩,但是到了高中,我開始慢慢發覺到,學校教我們的東西真的就是寶,也可以說是現在很多人缺乏的,我從長輩們還有辦活動的經驗以及去營隊的事情上就可以感受得出來,我並不會排斥學校和我們說的東西,如果我覺得有些東西我無法接受,我並不會毀謗,我會把它記起來,因為我相信,未來的某一天也許會用到,我覺得今天我能有這麼大的轉變,也是因為我願意去相信學校給我的東西,我真的非常感恩所有師長及我的父母,這些東西我會讓它成為我未來的助力,也希望可以影響更多人。

紹原: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這句話的意思我理解應該是事情雖然小,但也不可以擅自的去做,如果我擅自的去做了,我一定就會有錯。我覺得這可以拿來講我國中有被記兩支警告,就是擅自去別人班上拿我的東西,我拿我的東西這個應該不是什麼大事,但是我是未經允許去拿的,擅自去做,這就不應該。


佳叡:今天在週會時主任講到了關於<<弟子規>>的一個故事,我自己也慢慢相信關於當中提到的,因為自從高中開始自己擁有一間房間,真的就如同弟子規中講到的「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房間凌亂時自然讀書效率就不高,雖然我不敢說我整理的多乾淨,但祇要是整理完之後讀書,都會相對比較專心。


慧懋:這一次的週會,雷主任有和我們說一些事情,今天也在老師的提醒下,讓我理解到很多的東西 ,我個人覺得,這一個時代和爺爺那一輩的人有著天大的區別,在這一間學校覺得很離所當然 的事情,到外面就變得跟怪胎一樣了,但,僅此在學校方面。我之後在聽長輩們的敘述後,我 自己也認為我們這一個學習的重點是真的對我們有莫大的好處,我現在也覺得如此,特別是在 聽到媽媽的一些工作職場上的事情,我就更深信不疑,這一個社會中就是要這一些倫理的,任 誰都不想被打擾、被鄙視和被不尊重吧,雷主任的話我又再一次的喚醒這一些長輩們說過的話 ,我發現,我已經接受了學校的理念了。


品瑜: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在這幾句當中,家中長輩時常的提醒我,因為是住在阿公阿嬤家,所以年紀都很大了,而且又要外出務農,每天都很疲憊,這幾個月都在家,很常幫忙家裡的事務。阿嬤因為年紀大,所以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來幫忙,當阿嬤有需要幫忙時,都會叫上我一起幫忙,而以前因為總是拖拉,所以長輩時常不願意請我幫忙。我覺得在家中,也是家庭的一份子,必須幫忙家務,煮飯、打掃…等所以現在在家就要勤奮些,保持良好習慣。


紜晨:今天主任跟我們分享,從小背得滾瓜爛熟的弟子規,在我們看來是家常便飯的,甚至有被逼迫的感覺,在他人眼中卻是珍寶。我們有能指導我們方向的老師很幸福,有老師的引導很重要,因為「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我們通常看不見自己的缺失。主任也告訴我們,要把心發大,栽培自己,希望自己成為別人的老師,成為別人身命當中的貴人,在別人低潮時,鼓舞別人到對的方向。而我特別對「出必告,反必面」有感,因為從小就有做到,從幼稚園回家就會打電話跟阿嬤說,講講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還有爸爸從阿嬤家回南投,也都會親自或叫我打電話說已經平安回家,就有這個好習慣,讓家人安心。

季優:弟子規裡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其實小學的時候體會還不深,長大了點,到了國中高中,才真正明白原來我們的品德、德行出了問題,蒙羞的是我們的父母。我記得有一次晨會,雷主任說被罵「沒家教」是一件很羞愧的事,那時候還是個國中生的我,沒什麼太大的感觸,只是很認同。但是升上高中以後,我覺得如果自己在外面做不好,第一個讓人聯想到的是父母沒教好,可是我不希望別人這麼想我的家人,所以我也必須在每一刻做好我該做的事,拿出我該有的態度。


俞亙: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這句話我從小在家裡聽到大,因為家裡是一貫道的所以只要有點傳師來家裡時,長輩都會叫我們小孩子站在旁邊聽點傳師講話,除非點傳師有請我們也一起做不然我們都要站到點傳師離開,過年回去阿嬤家時,我們都知道要讓長輩先做我們小孩子才能坐,而且板凳只能做三分之一碗要端起來不能靠在桌上,如果放在桌上下餐桌就會被臭罵一頓,弘明對我們的這些管教其實在之後都能受到中用。


陳哲:房室清 牆壁淨 几案潔 筆硯正,回家後長期待在家,最常就是待在我的房間,書桌、鞋櫃、衣櫃,全部的東西都要用的很有規劃,因為當從外面走道自己的房間,真的看那凌亂的樣子真的很受不了,看人啦!也有人不在意,但這種事應該就從小做起,規定自己什麼時候要拖地,擦桌子整理衣服,看到自己的房間也會很愉悅。


乃芸:

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這句話是主任每個禮拜放學回家前都會說的話。我覺得在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沒有遇到那種事會去一些不好的地方,感覺外面就會有很多未成年去那些地方,也比較不會被污染。所以覺得這句話,邊聽也邊保護我們自己,所以要時時刻刻警惕自己,不要被外面所誘惑。


惟仁:今天早上主任講到「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在我國一的時候,我們晚自習是和國二一起的,有一天晚自習時,就看到鍾老師走到一個學長旁邊,跟他說:「你看你桌上堆了多少東西,桌子亂成這樣有辦法把書讀好嗎?能夠好好讀書嗎?」我是不知道那個學長之後有沒有改進,但這段話對我的影響還蠻大的,我的書桌中,雖然不能說是很整齊,但是不會出現一堆書中又到處夾雜著很多考卷,這樣不只不會感覺雜亂,找東西也方便。當然整理的習慣不只用在書桌上,在學校的生活中,我不會讓我的櫃子、床鋪之類的太亂。


曜萱:我對弟子規兄道友,弟道恭,兄弟慕,孝在中,這句話還蠻有感想的。

媽媽常說弟弟歸我管,因為他很常跑來我讀書那間,而他最不好的地方就是太愛打電動了,時常讓媽媽很生氣,而他又會跑來跟我聊,所以就忍不住跟他一起淪陷了……我覺得我應該要告訴弟弟不要玩,而不是一起玩,這點沒做到大姐的本分。

晚上做家事時,我們三個很常爭吵,因為都想做輕鬆的工作,但有時候我沒分配好,就全部工作都沒做,又惹得媽媽碎念。


嘉芸:

今天上午週會的時候,主任和我們分享了兩個故事:一個是出家師父的故事、另一個是主任遇到年輕人的故事。有一位的師父,因為身上的習氣不是很好,所以他就很誠心的懺悔念幾天的佛號,結果念完後,佛真的出現在他的面前,跟他說他只有10年的壽命,結果師父和佛說:希望可以早點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主任覺得我們還是要平時把自己做好,不要隨便的懺悔。


而我們平常做的很習慣的事情:像是讀誦經典。有時候其實很讓人羨慕,我們自己也要時常保持感恩的心。在弟子規中我有記得一段話:「話說多,不如少。」也就是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說話要恰到好處,該說的就說,不該說的絕對不說,立身處世應該謹言慎行,談話內容要實事求是,所謂:『詞,達而已矣!』。


而主任也有跟我們分享如果我們要去幫助別人,也要先把自己做好,把自己做好了,才更可以去幫助別人。


詠瀞:弟子規中說道:几案潔、筆硯正。我覺得,在家的每一天,都要保持端正的態度。而保持這樣的態度的方法就是時時收攝心情,也可以透過整頓外在的事物來幫助。只要桌上的筆、書沒有放整齊,我就會感覺心情不舒服,然後趕快收拾。這也能提升讀書效率,我覺得是一個需要維持的好習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