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1日 星期五

110.6.11 人文經典講座:中庸。

中庸第一講大要:天命之謂性


天所賦予人的本性,我們可以列舉許多:

如愛吃好吃的東西,喜歡美麗的顏色;但,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同樣也是人的本性。

許多學者從實際人所表現出來的人性現象認定,有些偏重前者,所以認為人性是惡的;有些偏重

後者,所以認為人性是善的。有些認為人性不善不惡,但卻『向善』。


孔孟儒家卻是從『價值』的角度認為:

人,一定要豎立起人之所以為人的尊嚴,雖然他也不否認食與色,但儒者卻不願從這個角度來談

『人性』。『人性』二字,他們將之保留,用來表達一個為『人』的態度。因此,當儒者說

『人性本善』的時候,這是一個態度的抉擇,為『人』身份的覺醒。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戒,是警戒。慎,是謹慎。由於了解道不可離的道理,學中庸之道的君子,在別人看不到聽不到的地方,要戒慎恐懼。如在無人之處,只要起一念損人利己之心,甚至動一妄念,雖然沒有人看見聽見,但鬼神能睹能聞。縱然鬼神亦不睹不聞,但每起一念,都是歷歷在心,無論惡念妄念,都將自有的心性污染,不能率性脩道。所以真正的戒慎恐懼,不在他人,不在鬼神,而在維護自心,不致污染。

老師提醒我們要用『戒慎、恐懼』的『敬』對待生活的人、事、物與行、住、坐、臥。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

是指做人做事,在大庭廣眾、公開的場合,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乃至於在晦暗的地方,或是在人家看不見的地方,都不能以為別人看不見,就行為懈怠、放逸、打妄想,甚至造惡業、生是非、偷雞摸狗。《禮記‧大學》中有所謂的「十目所視,十手所指。」自己如果講錯一句話,做錯一件事情,別人都會看得清清楚楚,逃不過眾人耳目;也由於大眾都看得見,就應當更要老老實實地做人做事,不可以妄求利養、沽名釣譽。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一個人的心境,不外乎喜、怒、哀、樂這些心理上的變化,但是佛法裏講的受、想、行、識,比喜怒哀樂更為微細;譬如我們的心態、心境、個性,如果把它歸納起來,在日常生活上的轉變,不外乎歡喜、生氣、悲哀、快樂,而這念心要是沒有動一念喜怒哀樂,又是什麼樣的境界?

中,是成德的基礎

我換手機的時候都不包銀幕的保護膜。保護膜意味著,萬一不小心摔在地上的時候,還能多一份防護。但是,我告訴自己,若真愛手機,就不能有“萬一”!

學習成為一介君子,首先要懂得怎樣愛自己。因為“自己”是成德最重要基礎。而愛自己,就如同保護手機一樣,不能讓它有萬一摔在地上的可能。

我們愛一樣東西,會時時拂拭,會將它保持在最佳的使用狀態。我們還會勤於閱讀資料,增強對它的了解,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為的是:讓這樣東西保持在美好的狀態。

愛“自己“也是同樣,我們不忍自己淺薄無知,惟恐自己失去任何可以變好的機會,更惟恐自己失去原始的美好。

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中,就是時時用“敬”的慎重,保持著自己最原始的美好。

中,端正了,便能有“感”而發,“發“為喜怒哀樂,便能一ㄧ中節。

所以,成德最重要的始點,便在於能固此大本。

心不隨境轉。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要真正能做到「喜怒哀樂之未發」實在是不容易,一個人不可能沒有喜、怒、哀、樂感情的表達;所以還是要發,只是,喜怒哀樂的表現要能合於節度,合於時節因緣而發。比如說,當我們事業成功、金榜題名,這時可以喜。又像詩經所說:「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篤周祜,以對於天下。」也就是「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武王一怒,亦安天下之民」,文武二王因為國家社稷,一怒而推翻暴政,安定天下,藉著這一怒反而成就了一件功德,解救許多百姓;所以,這種怒便可以發。當遇到父母至親往生,這時就要哀;在這個時節因緣中,哀傷哭泣,別人也不會覺得怪異,這就合於因緣、節度。至於樂,其中有心理與生理的快樂,如身體受到外境的刺激,產生了快樂,就是生理上的樂;而心裏面歡喜,也是一種快樂。像古人修道時,豁然領悟了道理,哈哈一笑,也就是樂。

而同學們互助、解題後的豁然開朗,更是一種樂。這種樂,是可以持續一段好長的時間的。也就是,盡本分之後的成就感。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一個人對於喜怒哀樂有所節制,進退得宜,人格便能完整,真正能夠做大事、治理天下國家。如果能夠通達這些道理,在待人接物上,更能頭頭是道,法法是道。

也就是能與人廣結善緣。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可為天地、萬物之師(表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