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5日 星期五

111.3.26 學業成就不再是唯一指標,「非認知能力」才是教育成功的關鍵:Grit(恆毅力)、Perseverance(堅持)、Curiosity(好奇)、Optimism(樂觀)、Conscientiousness(自我覺察)、Self-control(自我控制)。

        最近,老師看著有些同學在填寫志願,有人順心,有人自然要花費一番努力:有同學順利上榜,有同學甚至做好重考的準備。有時候,靜靜地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待這一切,滿有趣的!這次的週記,其實早在星期六就想好了。一樣自『誰說分數不重要?』這本書節錄出來的內容。

課業與社團,只能二選一?

前言:熱愛電影的大兒子,花了大量的時間投入社團。我很憂心他的課業進度,但在觀賞他的作品後,發現這整個過程不只需要藝術家的創意,更得動用企劃力、堅持度等多種能力才能完成。

高中龍頭的建中,近年來受到繁星與個人申請的影響,學生考上台大的比例逐年降低,連建中校長也都要求學生減少課外活動,要全力衝刺學測。因此,校長取消每年校慶的創意變裝秀、班際合唱比賽:英語話劇改為自由參加:畢業旅行提前至高二寒假剛過時舉辦:社團成果發表會從六月提前至四月,並且完成幹部交接。附中也因為滿級分人數驟降而壓抑學生社團活動,社團。寒、暑訓應以五天為限,校慶晚會最多三小時,並要管理學生使用手機與請假浮濫的問題。

規則一公佈,附中學生們都痛批:『附中已經進入戒嚴時代!』而建中的作法更遭各界譁然,作為一個龍頭的學校,竟然辦教育窮得只剩下『升學』。但問題是,當老師一心只想要『減少課外活動』時,學生就必定會『高投入學業』嗎?乖巧的孩子或許會默默承受,但個性鮮明的孩子會不會越壓制、反彈呢?

當我看到兒子的作品時,我深深地感動著,因為有幾幕是十幾個同學一起演出的場景,這意味著拍攝之前,兒子必須先探勘場景、仔細聯絡:在現場指揮全局,讓全員都能為滿搭配演出。得獎後,兒子怎麼去向整個團隊表達感謝,全員與有榮焉地一起慶功……。這整個過程,不只需要藝術家的創意,而是需要孩子動用企劃力、堅持度、溝通力、協調力、領導力才能完成:豐碩的成果不僅止於一張得來不易的獎狀,更凝聚了一輩子都會印在心底深處的甜美友誼。以上所鍛鍊出來的能力,正是無法量化,且父母無法直接看到數據而給予肯定的『非認知能力』,也就是我們長說的『生存能力』。


小六音樂茶會


武林大會


日本經濟學者中室牧子在『教育經濟學』一書中,更下了一個我認為極為重要的結論:『投資在非認知能力上,對孩子的未來的成功極為重要……若為眼前的考試提高成績,而要求停止社團、學生會、社會公益活動時,以長遠來看,很可能只為了提高一點點學業成績,就剝奪培養非認知能力的寶貴機會。』

三月以來,我們承辦過食物銀行和武林大會的活動……這位作者把老師的心情寫得淋漓盡致,對!也許這些同學的『認知能力』也許現階段不突出,但『認知能力』是可以隨著時間慢慢培養的,更何況,也沒同學敢就此斷定。那『非認知能力呢』?老師上網找了一下關於『非認知能力』的資訊,大約有六種:Grit(恆毅力)、Perseverance(堅持)、Curiosity(好奇)、Optimism(樂觀)、Conscientiousness(自我覺察)、Self-control(自我控制)。

很感謝當初那個勇於承擔活動的自己,也感謝當初那個『只當高手,不出手』的自己,更感謝O菩薩這六年以來的護佑!有些畫面,比考上頂大,更有意義。

名列前茅,不代表熱愛學習

前言:願意逼自己苦讀拿到第一名的孩子或是成績頂尖的學生,不代表真正樂於學習。他們甚至有可能以為『拿到高分』就以已經達到目的,而忘了要好好面對自己、認識自己。從而看到分數背後的意義,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為了記錄同學們面對升學的無奈,以及探索『為什麼要學習』這件事情,楊逸帆從十四歲開始拍攝紀錄片,以七年的時間圍成一部名為『學習的理由』的紀錄片。(上youtube搜尋學習的理由關鍵字即可)

    那天,我看著同學彈奏著樂器、美術、閱讀,心中不禁在想,沒有課業壓力的他們,到底星期六這麼『無聊』的時候,他們會在做什麼?


110-2 畢業歌前奏(搶先聽)


    影片中,高中以及大學生竟然有高達42%的人因為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麼而感到痛苦,另外也有6%認爲做什麼都沒有意義。這到底發生什麼事?或許孩子對真實世界越來越認識,因而體認到自己的不足,因此會越來越務實,也愈來愈沒有膽做夢。但也有可能是,升學壓力日與俱增,心力都只放在計較分數『量』的變化,因此眼界愈來愈狹窄,而把最重要的人生方向拋諸腦後。

    作者當初也是用分數來選擇學校,爸爸希望他讀師大,也有人建議讀資訊和商學院,就讀台大國貿,最後卻從事記者的姊姊要作者替自己『補念』政大新聞系,作者在自己沒有任何鮮明主張之下,決定報考政大新聞系。作者自謙自己內向、又對公共事務興趣不高,因此虛度了大學四年。最後,作者想起學生時期最喜歡、也拿到高分的科目:電視節目製作。想起曾經在大三全力投入參加的廣播創意節目比賽,以及在新聞工作中常常享受於包裝一則小新聞的聲光佈景而非新聞的走向……於是,有一條路在心裡漸漸浮出。當我學成歸國後,就毅然決然地轉到以創意為導向的電視節目製作路線,這時才真正恍然大悟:我總算走對了路!

    『學習』,真的只是課業上的學習嗎?舉凡學校的特色課程,不都是『學習』範圍的一種嗎?幾年下來,常常聽同學說:我就是對武術沒有興趣。但是真正需要的時候,卻是派上用場。幾年下來,常常聽同學說:我對讀經沒有興趣。面臨新課綱的閱讀素養題時,就吃盡苦頭,永遠是那個『寫不完』或是『奇怪,國文怎麼可能沒有前標』的同學。幾年下來,常常聽同學說:我對中醫沒有興趣,真的身心有需要時,也是會虛心求教。

    那天,我看著同學彈奏著樂器、美術、閱讀,心中不禁在想,沒有課業壓力的他們,到底星期六這麼『無聊』的時候,他們會在做什麼?那天我看著這些人,心中不禁暗暗地開心,我很確信他們是一群考完仍然會持續在各自的領域中學習的孩子!

學習的理由

如果你的孩子熱愛跳舞,又課業優異,你會讓他發揮專長,還是勇敢築夢?如果他對音樂、科學、設計、曲棍球...什麼都喜歡,卻樣樣不精、成績普通,你會讓他專精於一,還是繼續見識廣博?如果他方向茫然,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你是否會讓他先安分讀書再說? 或者你認為:孩子才十幾歲,有必要想這多? 台灣學生在國中三年級後,學習內容就得分流。怪的是,孩子成績越好,可選擇的學校越多。社會不成文的認知是,選擇學術高中,出路多;選擇職業學校,難回頭。面對未知的明天,十五歲的孩子,將何去何從? 人文國中小是一所沒有分數與排名,讓學生廣泛探索自我的體制外學校。為了升學,這所學校的學生卻在2009年第一次面對基測。好奇心驅使,當時年僅十四歲,就讀人文國中小八年級的逸帆決定拿起攝影機拍攝《不想考基測(後改名為《學習的理由》)》紀錄片,紀錄朋友們的升學心聲。 立安見多識廣,痛恨將學習侷限在教科書中。雨萱熱愛跳舞,成績優秀。沛玲善良用功,卻課業表現普通。興豪音樂才華洋溢,考試卻是他的痛。 主流教育告訴他們「安故守常」是生存條件,「努力讀書、考試」才能勝出。逸帆發現,面對新的遊戲規則,朋友們漸漸失去夢想的勇氣、學習的理由。為了替莘莘學子發聲,逸帆也親自挑戰基測,卻漸漸遺忘初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